来源:爱游戏全站app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18 10:29:45
10月30日,欧盟正式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额外加征17~35.3%的反补贴关税。就在关税大战愈演愈烈之际却峰回路转,双边有望达成和解协议:
欧盟取消反补贴关税,而中国新能源车的售价,必须不低于某个承诺价格。其实还是变相征税,换汤不换药。
之所以加税,本质上还是中国出口的新能源车价廉物美,而欧盟国家,尤其是德国汽车电动化转型太慢,没赶上趟,做出来的新能源车价格太贵。如果任凭中国出口,德国汽车工业有垮掉的风险。
在过去,德国汽车一直是高品质、高性能、引领技术潮流的代名词。但就在这几天,大众宣布将在德国关裁员3.5万、高管降薪10%,10万员工未来4年不涨薪。“BBA”御三家业绩也均有下滑,利润暴跌。
上世纪前半叶,德国品牌相机引领了整个影像行业。奈何好景不长,日本相机工业敏锐地意识到,单反相机才是未来。
彼时,德国同行却抱着旁轴相机不撒手,转型大潮中没赶上趟。一步错步步错,如今只有徕卡这棵独苗,扛着德国相机工业的高端招牌。
而在汽车行业,一个同样强劲的竞争对手借着新能源浪潮崛起,德国汽车工业依旧抱着内燃机不撒手,电气化转型大潮上也没赶上趟,方有今日之败。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高端、豪华车领域,德国车企依旧保有不少的优势,靠着这些优势畅销全球。也许未来,德国汽车也会跟德国相机一样,只做高端变成奢侈品,放弃中低端市场。
德国汽车工业近几年拉胯,本质上还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太慢造成的。电动车绝不是燃油车“油改电”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电动汽车供应链上游为锂、钴、镍等原材料,与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供应链中游则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电控、电机与电池;下游主要是整车制造、充电桩等部分。
这就意味着,德国汽车工业电气化转型需要重新建构一整条供应链,这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干成的事情。
一打开许多德国汽车品牌的官网、对比下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和混动)跟传统燃油车的车型数量差距。要说有好好推电动化,我反正是不信的。
以中低端车型为基本盘的大众集团,在这波浪潮中首当其冲。由于大众家底雄厚,船大不好调头,在转型过程中决策不够果决。
其实早在2020年,大众集团内部成立子公司Cariad,旨在为大众集团各品牌车型开发智能化软件平台。奈何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光今年前9个月,Cariad就亏损超过20亿欧元,大众自家的车机依旧难用、不稳定、BUG频发。
窘境中的大众,一边是入股国内新势力小鹏汽车5%,两家合作搞智能化;另一头豪掷50亿美元,投资美国新势力Rivian,成立合资公司,以利用后者在电气化架构与软件上面的研发力量。
今年1至9月,大众集团纯利润是129亿欧元,去年同期则是162亿;集团现金流约33亿欧元,而去年1至9月则是49亿,业绩相当不理想。
奥迪这边,今年1至9月纯电动车交付量下降5.9%,出售的收益同比降低8.2%至463亿欧元;“BBA”另外两家里奔驰稍好,宝马前九个月税前利润跌幅达33.9%,仅88.6亿欧元。保时捷也不容乐观,今年前3季度全世界市场汽车交付量下降6.9%,利润同期跌幅达26.7%。
德国汽车产业为了降本增效,下一步自然便是裁员,把产能转移到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不光是德国车企,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开始疯狂裁员:博世计划裁员5千人,其中约3800个岗位位于德国。做变速箱的采埃孚(ZF)、轮胎厂大陆(德国马牌),还有做空调和天窗的伟巴斯特等等,也都开始裁员。
关键问题还是德产电动车价格实在太贵没人买。以纯电动两厢小车大众ID.3为例,这款车在德国最低配起售价3.3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41万元)。
对比之下,上海大众国产ID.3起售价则只有12.98万(约合1.7万欧元),更不必说线下还有价格实惠了。
俗话说,“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相同车型中德售价如此悬殊,“串货”的情况很快就出现了。
去年8月,一家位于柏林的格里高利汽车贸易公司,从中国进口了22辆上汽大众版ID.6X纯电动SUV汽车到德国。结果这批车刚一到德国就被扣下了,德国大众法务部迅速出动,向法院起诉要求就地销毁,必欲除之而后快。
毕竟,这条路能走通的话,势必会有更多的人效法。中国产大众纯电动车,相比德产直接打骨折的售价,即使交了各种进口税费后,依旧比后者有很大的价格上的优势。都这么干,傻子才会花贵得多的钱去买德产的纯电大众。
一边是在德国裁员,另一边是德国车企、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频频加码投资。今年4月,德国大众宣布向位于合肥的工厂投资25亿欧元,大多数都用在电动车的开发,以及与小鹏进行合作。
宝马集团也在4月份向位于沈阳的工厂投资25亿欧元,目标是26年投产电动车。根据德国央行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企业对华投资高达74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这一轮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税,欧盟背后的小九九,其实是用高关税逼迫中国车企到欧盟国家投资建厂,这样就可以在当地创造工作岗位,借此实现“市场换技术”。
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耳熟就对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也是寄希望于“市场换技术”这条路,让我们自己“腾笼换鸟”、在高的附加价值制造业立足。
这一招,之前美国也用过: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时,日系车凭借省油可靠、性价比高在美国大卖。底特律“御三家”这下绷不住了,政府这边迅速要求日本“自愿”降低汽车出口量。
80年代初,本田、日产、丰田、马自达等日系品牌先后在美投资建厂,在美国本土生产适合当地消费者的车型,这事儿暂时就先过去了。
就在中欧就关税问题谈判之际,曾爆出消息说,中方建议中国车企暂缓在欧盟国家投资建厂,尤其是支持加关税的法、意等国。
如果这条消息为真,我觉得此举目的是在谈判中增加筹码。如果你执意要加关税,就不给你投资建厂,这块蛋糕你就吃不到。
欧盟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加税,德国恰恰是那个反对的,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其实也很好理解,德国害怕中国对等报复,对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汽车加关税。
随着中国自主品牌崛起,不断占领南北大众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德国出口到中国的中高端、豪华车,就不容有失了。以保时捷为例:今年中国市场1~9月销量下跌29%,经销商被迫开始降价过日子。
扩大到宏观层面,汽车产业对于德国堪比擎天之柱,一旦垮了,德国经济的天就真塌了。
据统计,德国每7个工作岗位中就有1个与汽车产业有关,汽车供应链上下游大大小小企业每年可以贡献约10%的GDP。
德国的汽车工业如果完全垮了,那就是数以万计的职工失业,连带着难以逆转的经济衰退。
目前看来,德国汽车供应链企业的路子,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德国本土亏了,我从中国赚回来。
从长远来看,德国汽车工业依旧是我们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或许这几年比较拉胯,但远远没到垮掉的地步。对我们的警示,就是一个国家不能只靠一个支柱产业包打天下。
2、《大众汽车利润暴跌63.7%:关停德国工厂,裁员数万人,全员降薪10%》
4、《Rivian大众成立全新电动车合资企业,比亚迪进军韩国市场|海外日报》
7、《英媒称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超去年全年,分析师预计“强劲势头”还将继续》
贸易保护,只能保住产业,保不住市场。 四十年前是中国自我保护,欧美大举进攻。如今正相反,中国开始大反攻了。潇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3月15日,“2025第五届问题车(广州)车主服务日”现场,一辆“重大事故车”连夜拖车1000多公里赶到现场,智己L7碰撞后安全气囊未弹,车主质疑:30万元的车,安全形同虚设!车主提出退车及2万元经济损失补偿诉求,但协商过程中遭遇阻力。
3·15晚会丨只打开水龙头,收费100元?“维修刺客”啄木鸟,维修乱象何时“修”?
“啄木鸟家庭维修,除了感情不能修,啥都修,修,不仅能修还能洗。”和企业在网络上的火热宣传同步,近一年来,“3·15”晚会和《财经调查》栏目接到大量花了钱的人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投诉。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坑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当地时间3月13日晚间,因飞行路线上存在大风和降水天气,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再次取消了“龙”飞船的备用发射计划。“龙”飞船原定于12日发射,却因地面系统故障而取消。本次“龙”飞船原本将接回因波音“星际客机”飞船技术故障而滞留太空的两名美国宇航员。
北京一别墅由9000万元降价到1500万元?业内:不可能,应该是“降了1500万元”
【央视首次曝光!歼-20发射新型导弹 “超视距”打掉3架“敌机”】歼-20搭载某新型空空导弹,在超视距空战演习中一次击落3架“敌机”。
韩国总统尹锡悦迎来“命运之周”,弹劾案有望于本周盖棺定论。到3月17日,距离该案结束庭审辩论程序已过去20天,尹锡悦案刷新了韩国总统弹劾案的最长审理纪录。
导演王晶重提35年前刘嘉玲被绑架内幕:目标本是李美凤,绑匪碰巧遇到刘嘉玲直接将其拖走
王晶提到,据他听说,刘嘉玲被绑架案中,绑匪目标原本是港姐李美凤,但跟踪过程中碰上了刘嘉玲,就索性改了目标,刘嘉玲在大厦楼下被直接拖走。
近日,随着多架中国民航包机分别降落在江苏南京、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又有2255名缅甸妙瓦底地区的中国籍涉诈嫌疑犯被我公安机关经泰国押解回国。自2月20日中缅泰联合开展缅甸妙瓦底地区涉诈嫌疑犯遣返押解工作以来,共有2876名中国籍涉诈嫌疑犯被押解回国。